|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历史 > 走近“兴隆”

走近“兴隆”

关键词:潜江兴隆水利枢纽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潜江生活网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hbqj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2428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走 近 “兴 隆”

                                          鲍邦协

    汉江一水,带秦风楚韵携陕南鸟鸣,在文人墨客的笔下,浩荡了数千载。不知哪一年,在一个鸡鸣三县(潜江、荆门、天门)的地方,遗下一个美好愿望——兴隆,之后又逶迤南去。

    多少年来,这里的人们总想将愿望化为现实,但事与愿违,汉江的水清了又浊浊了又清,清顺治年间汉江大堤溃口在绿麻和黄湾形成的深潭象两只深情的大眼睛,日夜地盼望着“兴隆”兴隆起来。但现实离愿望总是非常遥远。解放前,这里兵燹频仍,灾害连年,民不潦生,浪费了“兴隆”这两个吉祥的汉字。解放后,兴隆一闸、兴隆二闸、兴隆河、兴隆小学、兴隆村,这些名字寄托了人们对富足的愿望。可是,除了兴隆小学培养了好多的人材外,人们还是感到,生活过得就象老人的脸一样皱皱巴巴。“兴隆”,还是名不符实。

    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做着兴隆梦,老老少少盼着梦想成真!

   这几年,“兴隆”,这两个普通的方块字,因同南水北调、同一座大坝连在了一起,成了富庶、热闹和美好生活的象征。2009年,江汉平原第一坝在这里开工。现在,一座集改善汉江两岸灌溉条件饮水条件、改善汉江通航条件并兼顾发电的大坝已巍然耸立在汉江之上,成为与三峡大坝、丹江口水库齐名的平原水利文化旅游区核心景点。

  我站在历代劳动人民血汗铸就的汉江大堤上,放眼西去,满目葱郁。脚下江水抚岸,身侧大坝静立。我在历史的烟雨中,小心地搜寻着当年江水逼退村庄的崩处、迎送客轮的趸船、为了生计而渔的小舟和躬身前行的纤夫!映入眼帘的,却是两岸舍舟弃渡一坝变成的通途和再也没有了黄汤泛滥之忧的时尚人群,汉江大堤已成为了江汉平原的独特风景和人们休闲的去处。这些具有鲜明对比的记忆,增加了对现实感喟的理由!

  为了南水北调为了大坝的诞生,这里已经享受着改革开放成果的人们,作出了好多好多的牺牲。兴隆村、永丰村赖以生存的大片良田被大坝基础的河沙掩埋,再也无法耕种;引江济汉的运河穿笃实村、长市村而过,昔日晾晒棉花稻谷的禾场成为了碧波荡漾的河面;世世代代生活在汉江边上的沿堤村举村外迁,连先人们最后的安息之地都不复存在......对这些,人们理解且毫无怨言。

  送给京冀人民的玫瑰,双手留有幸福的余香。党和政府没有委屈作出了贡献的坝区人民。失地补偿、搬迁补助、划拨耕地......重新规划新生活的蓝图好多已成为了现实。人们得到了回报的实惠。市政府在这里将建起兴隆水利枢纽工程及引江济汉工程景区服务区;兴隆河水杉风景林带成为全省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平原生态公益林;窑岭村正在打造成集水利文化、民俗文化、自然风光于一体的生态旅游景点......

  因为有了南水北调因为有了兴隆大坝,“兴隆”,正在象她的名字一般兴隆起来了,人们的梦想正在变为现实。新建的沿堤村被桃花槐花油菜花簇拥着,村中宽阔的水泥路似奔腾的小溪,日夜流淌着欢乐!那整齐新居虽然没有了“窗含江水,门泊千帆”的风景,但一排排二层小楼向人们诉说着主人生活的开心与富足!那带着远古颜色与梦想的翘檐挑起的一轮圆月,勾起多少游子的乡思!飞架在运河上的各式桥梁是装点“兴隆”的绚丽七彩,又恰似古老而年轻的“兴隆”腾飞的翅膀!“兴隆”小街上,热闹而不嘈杂,繁华而不浮躁。满街的各色店铺,人们忙得井然有序。潜江、天门、荆门的乡音同火烧粑、区米茶的香味飘荡在大坝上空,挂着各地牌照的小车带着对汉江鱼的满足打着饱嗝绝尘而去。届时,祖师殿的道观还会香烟缈缈钟磬声声,圆祖师爷的一个武当梦,为“兴隆”的兴隆增加盛世的份量;白骨塔还会重新站立起来,以她洒满的身姿向世人讲述“兴隆”的沧桑!长市的古码头还会再现昔日繁华!这些超乎发思古之幽情的新手笔,将为“兴隆”的美丽增加新的绚烂!

 “兴隆”,南水北调为她搭建了一座现代化的T台,她不会辜负时代,她会尽情地向世人展示自己的绰约风姿!

“兴隆”,成为潜江市具有地方特色的又一张名片!

  同兴隆大坝相比,当年为封建统治阶级歌功颂德的石碑显得虚无飘缈微不足道,江汉平原第一坝才是高石碑镇、潜江市乃至全国人民心中不朽的“高石碑”!

  南水北调工程,荫庇华夏,惠及子孙。“兴隆”,因南水北调而兴,因平原第一大坝而隆。斯是感言,亦是实言!

  我代乡亲们说!(作者单位:潜江财政局 地址:潜江市园林办事处堤街130号)

   注:祖师殿:笃实村的老地名。传说古时有两个道士从武当山抬着祖师爷的佛像在此稍歇后就再也抬不动了。二人只好四处化缘,建了名为祖师殿的道观。后道观毁于战火。

  白骨塔:在兴隆上游三里许,同沙洋交界处。传说因修汉江大堤死人无数,又说汉江大堤常溃口,修塔避邪。不知毁于何年何代。现成为地名。

  高石碑:清顺治17年为纪念重修溃口后的汉江大堤而立。19964月出土,碑高2.5米,宽1.2米,厚0.22米,如算碑檐和底座,全碑的高度在4米左右。现“高石碑镇”地名由此而来。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