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潜江木雕记忆

潜江木雕记忆

关键词:潜江木雕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潜江木雕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hbqj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2182

    已有2网友参与纠错

原本是有生命的物体,其材质、形态与肌理赋予能工巧匠以无穷的想像,于是在木器打造的基础 产生了木雕艺术,也因此诞生了一代一代技艺超拔的木雕艺术家。优秀的木雕匠师总是能将原木所蕴含的 和、美丽以及纯朴天然的品质保存下来,并赋予其全新的艺术的生命。我 的木雕种类繁多,遍布大江南北,能 匠师,树帜各地。潜江木雕历史悠久,工匠们从丰富的传统文化中吸取艺术元素与创作灵感,兼采南北木雕流派之长,逐渐形 了具有鲜明 乡特 和江汉平原民俗文化特征的木雕艺术。

    
一、寻常百姓家的发现

    
潜江地 江汉平原腹地,系楚文化的中心地带,这里秀丽的 乡园林风光和纯朴的风土 ,孕育了魅力独具的民俗信仰与地域文化,这为潜江木雕艺术的适运而生与来 辉煌,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

    
潜江古老的民居体现了明朗、敞亮、灵秀的 乡风格,其三间三拖的住居形式与模式化的室内陈设,是潜江民俗特征的 映。这正是潜江木雕产生和发展的载体。依附于建筑部件、家俱木器,潜江木雕走出了一段辉煌的历史。

    
大约在 一个世纪70年代以前,只要走进潜江民居,你总会看到一张张造型别致的木质 榻,那鲜红的 泽、镶“金”戴“银”的装饰、细腻精湛的雕刻图案,让你叹为观止。按照潜江婚嫁习俗,每一个出嫁的女子,都要有这样一幅雕饰华美的喜 作为嫁妆,家境越殷实, 则越精美。这种 有柱有梁,形制似一间房,谓之“滴 雕花 ”,是潜江木雕中的精华作品。 乡女子于归之时,陪嫁物尚有各式箱柜桌椅,乃至梳妆台、洗脸架、抬盒及食盒之类等木器物件,无不精雕细刻,极尽细镂之工,美仑美奂。至于民居的梁柱回廊、门户窗扇、中堂神龛和榻几案 ,也都讲究雕刻,美以装饰。“文革”破四旧时,这些东西尤其雕花 之类,多被作为资本主义毒草予以废除。随着现代文明的进程,到 世纪80年代以后,精美的雕花 及其相关古朴典雅的家俱物什渐渐淡出 们的生活和视 。今天,这些承载潜江木雕记忆的古典“文化符号”已很难被 们看到了。 世纪90年代 ,本市文化工作者在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了“滴 雕花 ”的一些踪迹,但已是残臂断木,偶尔在寻常百姓家见到一些箱笼桌椅、洗脸架和食盒之类,尚能唤起 们对于潜江木雕辉煌昨天的记忆。

    
二、潜江木雕艺术

    
潜江木雕就地取材,以江汉平原常见树木为材料,吸纳各方雕刻技法,经过历代匠 的苦心经营、推陈出新,从而形 了兼具实用 和观赏 、适合 民欣赏 味的家居木雕艺术。

    
根据考古发掘和文物普查的结果,潜江木雕艺术在明清时期已经十分 熟,在晚清时臻于完美。清末至民 ,潜江从事木器雕刻的师傅遍及全境,在竹根滩、杨市、渔洋、龙湾等乡镇,都有技艺超群的木雕匠 ,举凡庙宇神坛的设计建造,家居屋檐的雕梁画栋,嫁妆厢几的精工细刻,乃至工艺凡品的细刀小凿,木雕艺 们刀走龙蛇、挥挫自如的 景,我们今天从一些零星的木雕遗存中还能够想见。

    
潜江木雕制品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建筑木雕类。主要是庙宇、民居的木雕工艺,包括梁柱檐脊、中堂神龛、门户窗扇等的造型设计与纹饰。二是嫁妆木雕类。主要是 几厢屉、 用桌椅之类,其中花 、花轿、抬盒、桌盒(也称食盒)等木器的制作讲究,具有鲜明地域特 和民俗特征。三是工艺木雕类。主要指一些用于摆设欣赏的工艺小品或装饰附件。如花卉 景的壁挂、鸟兽虫鱼的小型雕品、观音佛神之类的菩萨雕像等等。

    
潜江如今健在的木雕匠 ,首推竹根滩镇左桥丁湖村72岁的关治香师傅。关师傅祖 三代从事木雕行业。其祖父关明华首习木雕技艺,清末民 斐声乡邑。关明华授艺给其子关贤德。关贤德自幼聪颖好学,又求学于同邑红旗村丁祖辉、丁祖海兄弟,技艺大进,并手绘多种木雕图谱,后将一生研究并图谱秘笈,传于儿子关治香。关治香13岁从父学艺,从事木器雕刻五十余年,一生走南闯北,博闻强记, 为闻名遐迩的木雕高手。他在乡村家俱厂做业务的九年时间,逛公园、游山 ,饱览山川庙宇的雕刻绝技,搜集有关雕刻艺术、民间传说和历史 物方面的图书,潜心研究,积极实践。他先后参与古隆中公园“关羽封金”传说的雕刻、武当山紫霄殿“千手观音”的雕刻、潜江市博物馆“火凤凰”壁雕、潜江市殡仪馆悼念阁“古城会”壁雕。临近暮年,他还打破“传 不传女”“传大不传小”的陈规,将绝技传授给长子关业昆、次子关业浩和女儿关右安。当年,潜江市新市政府办公大楼峻工时,他亲率儿子女儿参加办公大楼大型楚文化浮雕的雕刻,关氏一门的风采和技艺得到有关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

    
关氏木雕是潜江木雕的典型代表,题材以 物及虫鱼鸟兽花木为主,融以历史典故和民间传说,把富贵、福运、祥瑞、寿禄的美好愿望渗透于刀刻之中,风格古拙朴实,刀法简练,粗放挺拔,生动传神,结构虚实相生,有诗 画意。建筑门饰雕刻以“渔樵耕读”“文王访贤”“五记带路”等历史掌故为主,边沿饰以龟纹,偶见“老鼠子拖葡萄”“骜驴子不过桥”等诙谐 装饰 图案雕饰。看梁则多刻“教子 龙”“榜子 殿”等题材,其为子祈福、光耀门楣的愿望不言而喻。小件雕刻如窗扇的“四星伴月”图和“万包梅”、冰纹纹样,方桌8个牙子的狮虎 造型,洗脸架子的“子儿高升”“喜鹊登梅”意境,神柜的“八堂神仙”“双狮抢球”“郭子仪拜兽”画面,桌盒的“天官赐福”“卷草花”纹样及抬盒的“福禄寿喜”图等等,都能因物造像,各有寄托,雕刻配器物,端丽典雅, 韵飞扬。

    
潜江“滴 雕花 ”的雕刻取材广泛,雕龙绘凤,名目繁多,最见雕者的功力。民间雕花 常见的图案纹饰有“状元打马”“伴护栏架”“凤穿牡丹”“双凤朝 ”“麒麟送子”“福禄寿喜”及花鸟虫鱼、花篮花瓶、云纹龟纹等等,不一而足。雕花 一般有3道滴 ,多者可达8道滴 ,滴 层面越多,越显精美复杂,也越能显示主 的家境与 价之富贵。雕花 的结构分前后两部分。前部称“踏步”,由踏板、挂面、卷蓬顶组 。踏步为八字形,设有雕花架、挂落、飘檐花罩。顶蓬挂落有多层雕花,题材多为神话故事、历史 物、花鸟虫鱼。如“三顾茅庐”“桃园三结义”“吕布戏貂婵”“刘备失荆州”等。后半部分是卧 的本体,有垂带、护栏、遮枕等雕花组 ,图案基本以连环花草为主。雕花 的雕刻技法主要包括浮雕、镂空雕、凹雕三种。纹饰 大都为龙纹、灵芝、浮云、卷草,骨架 镶嵌着骨雕、牙雕、珍珠、螺壳等饰物,给 以高雅端庄、富丽堂皇、绚丽多彩的感觉。

    
“滴 雕花 ”是潜江木雕中的极品,其所蕴含的精湛丰富的工艺,集中体现了潜江雕刻艺 们高超的雕刻造诣。而今,潜江善做此 的民间艺 已不多见,庆幸的是关治香老 仍保留着这份绝活,让我们有缘一睹它的风采。1992年,在市群艺馆原馆长程崇尚先生的指导下,关治香师傅耗时三个多月,精心雕刻制作了一张具有清末风格的滴 雕花 ,此 在当年中 荆楚艺术节民间美术大展中一竞风流,斩获“特别精品奖”。如今,这张精美绝仑的雕花 被潜江市博物馆收

    
三、木雕凝缩 乡特

    
潜江木雕不追求木材的名贵,而是立足本乡本土,所用材料均采自 乡。雕师艺 将潜江常见的杉木、杨木、柳木、槐木等作为雕刻的原材料,所镂刻 型的木件器物也就打 乡特有的烙印,具有 和、柔忍而又纯朴的品质;而造型也古朴典雅,灵动飞扬,具有明快秀逸的装饰风格。这是潜江木雕的 乡特 之表征。此其一。

    
其二,潜江木雕凝缩了江汉 乡的民俗风 。主要表现在潜江木雕所含蕴的鲜明的民俗特征。以婚嫁木雕为代表的家俱雕件,最集中体现了江汉平原 民的婚姻习俗、 常起居和饮食习惯。滴 雕花 、大花轿、抬盒等,巧妙为我们诠释了 乡儿女的婚典 节以及 们对美和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桌盒则 映了 节庆待客的风俗及其饮食习尚。桌盒的 屉一般分三层九屉,每屉以小碟盛以卤制的冷肴,一架桌盒就是一桌酒菜。桌盒待客的风俗在今天的渔洋镇等地依然存在。

    
其三,潜江木雕凝缩了 乡的文化元素。潜江是楚文化发祥地之一,文化积淀深厚,楚民的图腾崇拜与民间信仰折射在潜江木雕的图案与纹样中。家俱一律漆 鲜艳的朱红,也是楚 尚红的 映。雕刻中融入大量的历史典故与民间传说,正是中 传统文化在潜江木雕中的尽 释放;尤其像“渔樵耕读”“老鼠子拖葫芦”“骜驴子不过桥”等雕饰更鲜明地折射出潜江 乡的地域文化特 与方言文化 息。

    
四、濒危现状分析

    
当今时代,科技 不断推进 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们的生活也 新月异地加速着变换与变形。古老的事物越来越不被今 所接受。随着沙发、席梦思及各路现代家俱的闯入,昔 几度辉煌的潜江木雕,几经岁月风雨的剥蚀,正在淡出我们的视 ,拉开与我们的距离。根据我们的调查发现,在 个世纪80年代 ,我市竹根滩镇尚有一个潜江木雕的艺 群体,活跃在民间,如今,随着彭先年、关记祥、别火金等老艺 的相继辞世,年轻一辈的学徒纷纷弃艺另谋生路,历经沧桑的潜江木雕艺术已走到一个后继无 的“断裂河 ”面前,呈现出濒危的现状。目前,我市唯一 怀“滴 雕花 ”绝技的关治香师傅已年逾古稀,他和他的子女们如今也只是利用农闲为别 制作一些小型佛像等工艺 木雕小品聊以为生。“唉,我除了把它们当柴烧掉,真不知道它们还有什么用 。”当我们在采访这位老雕刻艺 的时候,他面对着从柴房里翻拣出的几根雕花 的断木作如是说。这话再次撩起我们心中的那份沉重。我们不知道,是否江汉平原 的这一朵奇葩——潜江木雕,最终将退缩为历史长河中的某一个静止的点,以后保留在 们心目中的形象只是一种记忆而已?这绝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现实。

    
五、保护与开发的点滴思考

    
虽然关于潜江木雕的宏大制作于我们已有些生殊了,但关治香及其子孙们的手中,依然握着雕刀,他们依然做着传承平原艺术的努力。这或许就是潜江木雕绝路逢生乃至于复兴的希望。

    
我们也在做着我们的努力。这两年,我市的“民保”工作取得了较辉煌的 绩,我们相继申报 功了两个 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和两个省保项目,并建立起了民保数据中心和档案库。但我们同时还面临严峻的现实和挑战,那就是我们分明触摸到一些充满泥土芳香的民间文化艺术亟待抢救和保护,潜江木雕就是其中之一。

    
对于潜江木雕艺术的保护,我们认为,要深入民间,采集详实的资料和数据,整合本地资源,深挖代表作品,落实传承 ,将木雕艺术推陈出新。

    
就开发来讲,要研究、引导艺 走文化产业化的道路,既要振兴古老的艺术,又要讲求艺术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在明确导向的前提下,可通过小型集约化创作或生产的路子,实施品牌战略,抢占艺术的高地和市场的空间。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2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